有你熟悉的身影吗?一批申城学子教师节原创短诗亮相人民广场地铁站灯箱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8 15:56:00    

近一个月时间,1800余首短诗,最终凝结成30段祝福,在申城最繁忙的地铁站,为即将到来的第41个教师节送上祝福!即日起至9月15日,如果你经过上海人民广场地铁站文化长廊,一定会留意到这样一组特别的公益灯箱。

30首短诗亮相上海人民广场地铁站文化长廊 新民晚报记者 张龙 摄(下同)

在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指导下,新民晚报社、华东师范大学于今年暑期联合发起“那一天,_______”短诗征集活动,欢迎全市在读大、中、小学生用凝练且真挚的语言,记录那些老师带给自己的感动瞬间。同学们用诗一般的语言说出对老师的感谢,也通过地铁站灯箱,让全上海都“听见”!

校园罕有惊天动地的“大事”,让老师们惊喜又欣慰的是,平日里对学生点滴的好,被他们默默记在了心里。黄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山学校女孩陈盏留意到,班主任老师的老花眼镜总是非常忙碌,“弯弯的眼镜腿像她笑起来的皱纹,戴上它时,红笔就变成了小船,摘下它时,镜片立刻长处翅膀,逮住传纸条的小手,捉到嚼橡皮的嘴巴”。

部分小作者找到自己的灯箱打卡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嘉定区的小同(化名)是个听障孩子,有一次,人工耳蜗的位置歪了,就在他不知所措的时候,老师察觉了他的异样,轻轻帮他调整了角度。小同觉得,老师碰了碰耳蜗,就像“春风碰响了小铃铛”,声音重新跳进耳朵,就像“蹦进我世界的星星糖”。

纸短,情长。短诗的只言片语中,闪耀着教育的智慧。

在周围所有人都着急往前跑时,上海市世外小学男孩刘翊霄幸运地遇到了一位劝爸爸妈妈不要着急不要焦虑的班主任。他记得老师的话,“老师说,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会成为一个个普通的人,但是我们今天的努力,会在这个普通人前面为我添上形容词,比如‘认真的普通人’,比如‘坚持不懈的普通人’,比如‘很有爱心的普通人’……”

长宁区天山第一小学男孩卜菁一度爱上了折纸飞机,他原以为会被老师批评浪费时间,没想到,班主任不仅让他给全班上了一堂折纸课,还组织大家开展了一场纸飞机大赛,一起琢磨怎么才能让纸飞机飞得更久更远。卜菁感到,在阳光下追着飞机奔跑时,“那一刻,我们都是自由的小鸟”。

有一次演出结束,彭浦初级中学袁润秋对自己的表现并不满意,班主任留在黑板上的一句话,让他豁然开朗,“萤火虫不用急着闪耀,振翅的每下都是骄傲”,在他眼中,那是“光的批注”。“原来脱靶的弹痕,也瞄准青春的靶心。您轻声的话语,仍在我耳边校准方向。”格致初级中学男孩杨斯岩四年级起学习射击,一度也曾因成绩不如其他同学而迷茫难过,他说,他想感谢启蒙老师,帮助自己重燃斗志。

少年们用文字,描摹师者的形象,也勾勒出未来的影子——那是他们想要成为的模样。为了完成一份“创意写作”作业,为年长者立传,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男生吾与同曾与你语文老师有过一次长谈,也仿佛结果一种使命,“那一天,斜阳点缀你眉间淡痕,恍惚笑语中,我看到一位漂泊的诗人恬然安坐,将他的过去,放在我的手心。”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女生王卿妍曾经认为,数学不过是定理和公式,然而,在一次高数课上,看着老师手腕划出的弧度,让她忽然想起小时候在老家看大人撒种,似乎一下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生命力,“您把最难的那道证明,写成种籽,轻轻按进我们演算纸的空白处。现在每次翻开笔记,都能听见,根系伸展的寂静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