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9 11:40:00
近日,郑州方特梦幻王国的烟花秀为宏光MINIEV 170万用户点亮星空,这既是宏光 MINIEV上市五周年的用户庆典现场,也是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一个标志性时刻。
时间回拨至2020年8月,一辆售价3万元左右、续航200公里左右的微型电动车,在五年时间疾驰出了170万辆的销售轨迹,并连续60个月A00级新能源销售领先,这意味着每2辆小型新能源汽车里,就有1辆是宏光MINIEV,这样的市场表现足够亮眼。
宏光MINIEV的成功轨迹并非单一产品的成功,其背后是五菱以“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朴素逻辑,发起的一场贯穿需求洞察、供应革命到产业升级的系统战,折射出产业从技术追赶到生态引领的深刻跃迁。
一款小车,何以撬动产业格局与国民经济的双重变革?宏光MINIEV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作为集“好看、好开、好停、好省”特点于一身的“人民代步车”,它凭借持续迭代的产品力、不断突破的技术实力与持续破圈的用户运营,开辟出了一条普惠型的新能源普及之路。
需求深挖:精准定位微型小车蓝海市场
从产业历史看,宏光MINIEV的成功绝非偶然。“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这句广为人知的话语,对五菱而言,从来不是停留在宣传层面的口号,而是企业战略的行动纲领。
视角聚焦到2020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当时新能源市场渗透率不足6%,且市场上大多为中高端车型,车企都在为提高续航而竞赛,城市短途通勤的真实痛点被市场长期所忽略。
五菱敏锐捕捉到了大众对低成本、便捷城市代步工具的需求,宏光MINIEV就此诞生。“好看、好开、好停、好省”是宏光MINIEV的核心竞争力,起售价2.88万元、每公里电费不足0.05元、车长不超过3米且转弯半径4.2米,带着这样的优势,宏光MINIEV的第一代产品迅速走红,激活了被忽视的微型电动车市场。
随着基盘的不断扩大,五菱对微型电动车市场的用户需求也有了更深地理解。对用户来说,出行只是宏光MINIEV的第一层属性,而为用户提供情绪价值,则是它的第二层属性。
在此背景下,五菱开启产品迭代与用户运营双轨并行。2021年,宏光MINIEV马卡龙以缤纷色彩引领时尚风潮;马卡龙推出时,宏光MINIEV的女性车主占比超60%,90后用户达72%。基于这一群体“追求时尚、个性改装、热衷社交分享”的特质,五菱将这群年轻女性车主称为“五菱少女”,并在马卡龙发布时官宣任敏作为代言人,是“五菱少女”的代表。
2022年,宏光MINIEV GAMEBOY版和敞篷版相继推出,瞄准男性用户改装需求,精准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表达需求,并以强大的可玩性成功开启了宏光MINIEV潮创文化。随后在 2025年2月,宏光MINIEV四门版又全新登场,成功开拓出A00级四门代步车的蓝海市场,也正式开启了“代步车2.0”时代。
在用户眼中,代步工具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出行功能,它更承载着情感温度,成为独特的社交符号。基于上述理解,五菱持续挖掘宏光MINIEV的社交潜力,通过与用户深度共创,让系列车型在满足出行需求的同时,更成为连接人与人间情感、点亮社交场景的生动载体。
“我们的菱感”用户共创计划截至目前已举办超过100场共创活动,收集超过5万条用户需求。此外,通过与伊利牧场、卡皮巴拉小黄豚、蛋仔派对、《熊出没》、必胜客等IP联名,五菱成功开创了“低成本代步+高情感共鸣”模式,帮助其在微型小车市场持续领先。
供给革命:五菱范式带动技术降本与产业链重塑
五年170万辆销量的背后,是五菱构建的一套难以复制的成本控制与产业链协同体系,并带来一系列的“链式反应”:通过技术创新显著降低成本,支撑极具竞争力的亲民定价策略,驱动销量规模不断扩张,在规模优势下反哺并整合供应链,最终达成产品的极致性价比。
在技术层面,五菱自主研发的天舆架构-S平台,采用高度集成化设计,大幅减少了零部件数量,降低了车身重量,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且该结构可快速衍生不同车型。
柔性岛精益制造模式则为成本控制再添新的筹码。据悉,精益智造岛式工厂创新性打破延续百年的流水线工艺,创造了以智能装配岛为核心的全球首创的精益智造岛式工厂。该工厂实现了全柔性线上线下智造新体验,完美展现了智能制造与绿色低碳相结合的显著优势。
更深层的竞争力来自产业链的“垂直整合”。通过“一二五”工程,五菱构建起完全自主的新能源供应链。“一二五”工程目前已累计谋划项目138个,项目涉及投资29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汇聚了知名科技力量的广西新能源实验室,成为天舆架构、天菱模式、灵犀动力、灵眸智驾、灵语智能系统、神炼电池六大技术品牌的策源地,为纯电、混动两个百万级产品群的打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与此同时,五个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雏形初现。
在“一二五”工程的带动下,赛克科技 2024 年产值与昊菱科技2024年营收均成功突破百亿元大关,构建起以“核心部件自主供应”为核心的成本护城河。正是得益于产业协同带来的赋能,宏光MINIEV保持价格普惠的同时,依然保持着可靠的品质与持续迭代的能力。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和精真估联合发布《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显示,宏光MINIEV荣获2025年上半年微型纯电车保值率第一,这足以证明市场对其品质的认可。
除此之外,2025年6月,宏光MINIEV在J.D. Power 2025中国新能源汽车新车质量研究(NEV-IQS)中以192个PP100(即每百辆车问题数)排名小型纯电动轿车细分市场第一。
产业跃迁:释放小微型电动车溢出效应
宏光MINIEV的170万辆,不仅是商业成功,更触发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结构性变革。它推动了微型电动车市场份额的大幅提升,吸引了更多车企入局,促进了市场的竞争与发展。
宏光MINIEV对绿色环保的作用也很明显。170万辆宏光MINIEV年均行驶5000公里,对比同里程燃油微型车,宏光MINIEV成为绿色普惠与“双碳”先锋。170万宏光MINIEV用户,五年累计行驶超405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01万圈,共减少碳排放超799.07万吨。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国家调整新能源购置税减免政策后,五菱快速推出符合新标青春版,享受政策红利的同时保持价格不变,降低购车门槛,让政策红利切实惠及更多的用户。
作为微型代步车领域的市场引领者,宏光MINIEV三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并主导制定了微型代步车行业技术标准,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筑牢技术底座。
此外,产业链的协同效应也辐射至区域经济。依托“一二五”工程,柳州已经形成了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涵盖电池、电机、电控、整车及核心零部件的全链条体系,吸引数百家上下游企业落地,带动本地就业岗位数万个,成为广西面向东盟的新能源汽车出口枢纽。
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后,五菱开始向海外输出“中国式微型电动车”模式。2025年上半年,五菱累计出口12.6万辆,同比增长17.1%,新能源出口连续3个月同比增长超200%。
以印度尼西亚为例,五菱印尼作为中国在印尼投资规模最大的汽车制造基地,其旗下“ABC” 三款新能源产品(Air EV、Binguo EV、Cloud EV)已全面覆盖印尼主流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这三款车型更先后成为多个峰会的官方用车,不仅在销量上持续领跑,市场占有率也稳居高位。
值得关注的是,上汽通用五菱在输出优质产品的同时,更推动技术标准实现了跨洋出海,其与相关机构联合成立中国东盟汽车标准法规研究中心、筹建东盟新能源汽车研究院、与印尼和印度签订技术转让协议,参与印尼新能源标准制定等,持续将中国汽车标准推向全球。
总结:
宏光MINIEV 5年170万辆,它不是简单的规模胜利,而是一部“以人民需求为先”的商业教科书。它的成功,重塑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逻辑,只有从需求端捕捉未被满足的痛点、从供给端构建难以复制的壁垒、从运营端打造与用户直联的桥梁,企业才能可持续发展。
随着“代步车2.0”时代的到来,宏光MINIEV既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提供了极具借鉴意义的“五菱方案”,更为“中国智慧”的扬帆出海、拓展全球市场铺就了坚实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