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3 15:19:00
仲夏时节
蒙自市草坝镇仙景社区
蓝莓种植大户许泽
正穿梭于一排排整齐的设施大棚间
进行着采收过后的蓝莓管理
“以前种地靠天吃饭
现在守着这‘蓝金果’
咱家农场一年就挣了几十万!”
许泽的故事
是我州以科技创新驱动蓝莓产业全链升级
精准联农带农
实现增收致富的生动缩影
一粒粒小小的蓝莓
正成为撬动红河乡村振兴
走向国际舞台的“金钥匙”
全链升级:科技铸就高原蓝莓新标杆
“我们红河的蓝莓又脆又大又甜,价格还不贵。”7月的蒙自,即使已经不再是蓝莓的盛果期,但果蔬市场里,依旧可见蓝莓的身影,而且价格依然很亲民。在大树寨夜市,消费者刘琳手提一袋刚买的蓝莓说:“蓝莓口感独特、性价比高,一家人都爱吃。”
蓝莓原产于北美大陆,因其种植效益高、市场潜力大,国内2000年开始商业化规模化种植蓝莓,产业发展迅猛,蓝莓种植面积和鲜果产量飞速增长。红河作为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气候优势明显,成功吸引到了蓝莓种植企业海升、联想佳沃、云科创等的入驻。在这些企业的带领下,红河蓝莓种植技术不断得到提高,整个蓝莓产业的发展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今年,全州蓝莓种植面积达到9.1万亩,拥有国内外种植企业100余家,成为全国大棚基质盆栽蓝莓主产区。“红河蓝莓”不仅俏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而且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热销海外。
红河蓝莓产业飞跃的核心引擎,在于一套敢为人先的“五位一体”技术体系。通过整合“设施栽培—基质盆栽—水肥一体化—修剪调控—高密度种植”创新模式,红河州创造了“当年种、当年收”的农业奇迹,亩产量从传统种植的几百公斤跃升至1500公斤至2000公斤。更令人瞩目的是,该体系使水肥利用率提升40%,劳动强度降低30%,彻底颠覆了传统农业的投入产出比。
科技赋能的脚步不止于田间。面对种源“卡脖子”困境,红河州筑巢引凤,建立了亚洲领先的中外合资蓝莓育种育苗中心。弥勒市依托中国南方蓝莓创新中心的科研高地优势,在种苗繁育环节持续突破,成功培育出国家级林木良种“蓝美1号”。在精深加工领域,红河州汇聚了十多家加工企业,不断提升蓝莓价值。其中提取的花色苷纯度在40%以上,富含15种活性成分,品质严苛对标欧盟标准,为产业注入强劲的科技附加值。
联农带农:“622”金钥匙解锁共富门
“蒙自市年均日照2000小时以上,所以蓝莓有上市早、单产高的特点,产果期可从11月延至次年5月,与进口果形成错季。在设施栽培管护到位的情况下,亩产1.5吨至2吨,亩产值可达10万元。”蒙自云科创现代农业科技公司负责人赵崇军说,而且基质栽培蓝莓,定植7个月就可产果,所以在产业园引领下,产业很快就发展壮大。
而且,产业园从“大产业、小果园”“大基地、小农户”“大市场、小果农”的状况出发,着力探索“农户、村集体、龙头企业、国有公司”紧密型利益联结合作机制,创新实践“孵化家庭农场622联农带农机制”和“合作种植”“提点分红”“众筹共建”等“622+衍生模式”,共发展合作种植9000余亩,使政策兜底户、致富带头人、偏远困难农户和村集体能够深度参与产业发展,共享红利。
红河州创新设计的“622”利益联结机制,如同一把精准的“金钥匙”:农户以土地和日常管理入股,获得60%的收益;村集体提供基础设施支撑,分享20%;企业则凭借技术、销售优势,占股20%。这一模式将企业、村集体、农户紧紧拧成一股绳,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业共同体。
机制创新点燃了农民创业热情。短短几年间,红河州成功孵化出120余家蓝莓家庭农场,实现户均年收入约35万元的亮眼成绩。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更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州内配套推出的“蓝莓贷”等专属金融产品,已累计发放贷款超5亿元,有效解决了种植主体扩大生产的资金瓶颈。
小小蓝莓果,让村民们尝到了甜头:钱袋子鼓起来了。草坝镇镇长冯梅介绍,“622”带动村集体增收300万元,户均增收35万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的思想观念也在悄然转变。草坝镇十七村的聂元姣是个懂科技的上进青年,2023年她家种植的蓝莓由5亩发展到了12亩。增收后,她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规划,积极报名参加“农民读书会”“蓝莓技术培训班”,专注提升综合能力。
“今天的红河蓝莓,不仅是绿水青山的‘生态果’、农民的‘致富果’,更是乡村振兴的‘希望果’。”2024年红河州蓝莓产量约占全省的60%,蓝莓串联起“种植、分选、加工、销售”的现代化产业链,实现了从单一生产到全链条升级。
品牌出海:“红河蓝莓”闪耀世界舞台
“品质是底气,品牌是羽翼。”红河州深谙此道,大力实施“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子品牌”双轮驱动战略。通过严苛的欧盟有机认证等国际“通行证”,“红河蓝莓”品质赢得全球信赖,年出口量已占据全国蓝莓出口总量的半壁江山(50%)。
品牌声浪更在国内外市场同步激荡。成功举办的云南蓝莓大会,向世界递出了红河蓝莓的金名片;“爱护眼睛,多吃云南红河蓝莓”的朗朗上口口号,巧妙链接产品健康属性;启动的“红河蓝莓爱护眼睛万里行”活动,让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如今,红河蓝莓不仅昂首进驻国内高端商超,其清甜滋味更已香飘12个国家和地区。
从技术创新突破产量瓶颈,到机制创新保障农民收益,再到品牌创新开拓全球市场,红河州蓝莓产业走出了一条科技赋能、利益共享、品牌引领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这抹扎根红河高原的“产业蓝”,正以其蓬勃的生命力,持续浸润着万千农户的致富梦想,也为中国乡村产业的振兴崛起,标注了一个闪亮的“红河坐标”。
来源:云南红河发布
编辑:肖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