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为野生动植物打造“安全家园” 国家重点野生动物种数保护率已超过75%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0 11:44:00    

5月17日,新疆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分享保护鸟类的故事。 (全媒体记者唐红梅摄)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唐红梅)“回望1985年,当第一代生态保护工作人员踏入天山南北的无人区时,他们手中只有简陋的指南针和满腔孤勇。那些年,大家学会的第一课就是——用血肉之躯筑成荒野与文明之间的屏障……”

这是新疆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会长田建明回顾40年前野生动植物保护时的场景。

5月17日,2025年“爱鸟周”暨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月活动在新疆泰加自然博物馆举办,并同步庆祝新疆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成立40周年。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乌鲁木齐专员办、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乌鲁木齐市林业和草原局(市园林管理局)与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新疆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等共同号召社会各界,参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

活动现场,蒲公英童书馆创始人、总编辑颜小鹂带来了一本《雪豹梅朵》,书籍采用“故事科普”的形式,呈现野生雪豹生命中重要的一段历程,带读者领略雪山上神秘的生命是如何一步步建立领地、与其他动物共生,终孕育新生命。

“我们宣传丰富的动物知识,传达自然保护的理念。”颜小鹂说,蒲公英童书馆还创作了《野马将军》《东北虎的故事》《大熊猫星宝》等,让孩子了解动物生活的真实世界。

颜小鹂向农大附小的学生代表赠送了书籍,孩子们共同发出了《新疆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倡议。

在保护野生动植物的过程中,有无数的志愿者为之努力。

新疆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志愿者委员会代表杨飞飞介绍,2024年,协会志愿者委员会联合和田、阿克苏、喀什三地林业部门和学校师生及热心群众,在7处开展了多场护飞行动,记录到11目18科共53种鸟类,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白头硬尾鸭、白尾海雕、黑鹳等。

“候鸟选择这里,是对新疆生态的认可,我们守护这里,是对未来文明的承诺。”杨飞飞说。

40年前,志愿者们顶着风沙追寻野骆驼的蹄印,在雪豹的咆哮声中记录它们的生存法则,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烈日下为一片胡杨林标记生命的年轮。

田建明介绍,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协会的使命悄然蜕变:走进阿尔泰山牧区,倾听草原老人讲述狼群与羊群的古老平衡,将这些口口相传的智慧转化为科学保护的指南;到矿企对话,在克拉玛依的油田旁建起生态缓冲区,让工业的轰鸣与鸟类的啼鸣共享一片天空;在都市的学校里播撒生态保护的种子,让城市的孩子也能触摸到自然生命的力量。

“保护不再是少数人的责任,而是一场全民觉醒。”田建明说,当牧民指着监控屏幕里的雪豹幼崽说“这是我的邻居”,当小学生用捡拾的塑料瓶换种下一棵梭梭树,当VR眼镜里的赛里木湖冰川让游客落泪……我们知道,荒野与文明的对话,终于有了回响。

新疆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在新疆天然分布的鸟类约490种,占全国鸟类总数的三分之一。

如今,越来越多的数据通过人工智能解析着生态变迁的秘密,年轻一代保护者用卫星遥感绘制物种迁徙的轨迹,用直播镜头带领千万网友见证救护野生动物放归自然,用区块链技术追踪盗猎线索,甚至将戈壁滩上的风蚀地貌转化为沉浸式艺术展。

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处处长潘存军介绍,从建立健全法律保护体系,到完善保护体系、推动卡拉麦里山国家公园创建工作,再到推动实施普氏野马等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工程等,自治区一直高度重视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采取多种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目前,自治区已设立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6处、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118个。通过严厉打击涉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持续开展“清风行动”等专项执法工作,还构建完善新疆鸟类环志网络,设立了1个鸟类环志总站和3个鸟类环志站。

近10年来,新疆鸟类种数增加了60余种,自治区国家重点野生动物种数保护率已超过75%。

“我们将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面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潘存军说,希望社会各界一如既往地支持、参与新疆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做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宣传者、践行者,携手推进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