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0 14:52:00
央广网北京7月10日消息(记者张慧娟)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暑期旅游出行高峰来临,不少人已经或即将开启暑期游行程。为了让大家更舒心、更安心出游,文化和旅游部将和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一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重点整治强迫购物等违法违规行为。
今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通过加强旅游市场执法办案,开展明察暗访,发布旅游市场强制消费问题典型案例等,严打强迫购物等行为。在此基础上,文化和旅游部日前联合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了《关于整治强迫购物促进旅游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决定开展为期一年的专项整治工作。在文化和旅游部7月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副司长余昌国介绍,专项整治工作将紧盯旅游购物活动集中区域,以旅行社、旅游购物店、导游、在线旅游经营者等为重点。
余昌国说:“对于像旅行社以低于旅游成本的价格诱骗游客并通过安排购物获取回扣;旅游购物店误导游客消费,推销高价低质商品,利用虚假优惠折价进行价格欺诈,把旅游购物店包装成旅游景点列入旅游行程安排;导游诱导、强迫游客消费;在线旅游经营者通过互联网发布低于旅游成本价格的旅游产品,诱导游客平台外交易、违规收取定金等违法违规行为……对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坚持露头就打,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在本次专项整治工作中,市场监管部门将怎样加强重点商品服务价格监测?发布会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局副局长史新章就此回答了经济之声记者的提问。
史新章说:“市场监管部门将切实规范餐饮、住宿、旅游在线平台等旅游相关行业经营者价格行为;严厉查处经营者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开展旅游广告常态化监测,深入治理旅游服务项目中的广告宣传与实际不符等违法行为。”
此外,文化和旅游部还将对失信主体依法实行禁业等惩戒措施。余昌国说:“对失信主体而言,不仅要面临行政处罚或是刑事处罚,其机构的商誉、主要负责人的个人信誉也要接受社会公众的负面评价。”
为了提醒游客警惕虚假宣传、低价揽客等几种常见“套路”,文化和旅游部专门编制了《旅游避“坑”指南》。余昌国举例:“在搜索引擎、社交平台、自媒体账号中夸大其词,诱导游客添加微信,在平台外交易,向其私人账户转账收取定金。以‘旅游搭子’‘定制师’‘向导’‘俱乐部’等名义招徕游客,在没有旅行社资质情况下经营团队游。借‘政府补贴’‘尾单甩卖’等名义,长期背离价值规律、以低于旅游成本的价格组织团队游,在旅游过程中连哄带骗让游客不断消费。以免费或低价旅游为诱饵,诱导消费者特别是老年人购买保险、理财产品或充值投资,承诺高额回报,背后暗藏资金风险。”
游客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第一时间拨打12345政务服务热线或通过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门户网站举报投诉入口举报,同时留存好旅游合同、行程单、支付记录等证据材料备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