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房 “两同一无”联动信用修复提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5 12:59:00    

本报讯(记者薛婧)自今年2月以来,平房区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针对企业“失信易、修复难”问题,创新推出“两同一无”联动机制(同时告知信用修复、同时为企帮办代办、无感即时信用修复)。近期,该局联合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管理服务中心,通过精准排查、定制服务、流程再造,实现信用修复效率大幅提升。截至目前,首批4家高频失信企业正式移出失信名单,修复周期从原本7天压缩至3天,为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注入“信用动能”。

针对辖区交通运输、大件物流企业因异地违规受罚、修复流程陌生等共性问题,平房区营商局组建跨部门工作组,依托“信用中国”及地方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对企业信用数据进行拉网式排查,精准锁定6家高频失信企业,梳理出跨省市行政处罚记录120余条。针对企业“异地受罚不知如何修复”的困境,工作人员建立“一企一策”专属信用档案,开展“一对一”上门走访,提供政策解读、材料准备、系统申报全流程指导。某物流企业因多地超限运输累计被处罚,纳入高频失信名单后经营受限,在工作组指导下提交信用承诺,仅3天即完成修复流程,重获市场准入资格。

“两同一无”工作机制,即在执法部门作出行政处罚时“同时告知信用修复渠道”,企业提出申请后“同时启动帮办代办服务”,通过数据互通实现“无感即时信用修复”。工作组整合住建、交通等多部门资源,组建政策解读组、技术指导组、服务保障组,为企业定制“处罚整改—信用承诺—修复申请”全流程方案,打通跨区域信用信息壁垒,实现“处罚即告知、失信即提醒、期满即修复”的闭环管理。相较于传统修复模式,新机制将材料准备时间压缩60%,线上审批效率提升40%,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平房区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实现交通运输企业信用修复知晓率100%,推动行业信用优良企业占比显著提升,让信用“软实力”成为营商环境的“硬支撑”。下一步,将持续完善“两同一无”机制,拓展应用场景至更多行业领域,构建覆盖事前信用承诺、事中分级监管、事后修复提升的全周期信用管理体系,为企业健康发展营造“知信、用信、守信”的良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