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间赛跑 为生命护航——探访甘肃省人民医院急诊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16:17:00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刘姗 宋芳科

夜幕低垂,城市的喧嚣渐渐沉寂,街巷间霓虹闪烁,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忙碌,或是与家人围坐共享晚餐,或是漫步街头享受闲暇时光。

然而,在甘肃省人民医院的急诊科,灯光却始终明亮如昼,那束穿透黑暗的光,如同生命的灯塔,为每一个危在旦夕的生命照亮生的希望。

这里,没有昼夜的更迭,没有节假日的欢愉,只有医护人员匆忙的脚步……

近日,记者走进甘肃省人民医院急诊科,与急诊科主任张红深入交流,一同探寻那些隐藏在忙碌背后的故事。

“我是在急诊科成立的时候被抽调而来的。”张红回忆道。急诊工作,从一开始就带着高风险与高强度的标签,这里没有规律的工作节奏,没有轻松的假期,每一个瞬间都可能关乎生死,这也让很多人对急诊科望而却步。

然而,张红和他的同事们却在这个充满挑战的环境里毅然坚守着。“急诊科是治病救人的第一战场,在这里,有些病人经过我们的紧急救治,病情能立竿见影地好转,这种成就感让我们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言语中,张红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全年无休 与时间赛跑

节假日,当大多数人沉浸在欢聚的喜悦中时,急诊科却迎来了最为繁忙的时刻。“急诊科在节假日时最忙,有时候门诊会休息,而急诊科全年无休。”张红介绍道。为了应对这一情况,医院会增派人员到急诊科,确保有足够的人手应对激增的病人量,从而提供更充分的排班和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目前,省人民医院急诊科每天的接诊量大约在150人到200人之间,由于城市内有多家大医院分流病患,整体接诊情况还算平稳。”张红介绍。

随后,记者跟随张红的脚步走进急诊科,紧张的氛围扑面而来。病床上躺着刚刚送来的患者,家属们焦急地守在一旁,眼神中满是担忧。

“急诊科的病人病情紧急,家属的情绪往往也特别紧张。”张红深知这一点。科室里的医生大多是高年资主治医师,临床经验丰富,在紧急救治病人的同时,他们也不忘与家属沟通交流,用温暖的话语安抚着家属的情绪。

在无数个日夜的坚守中,每当看到病人转危为安,医护人员们的内心便充满了欣慰和成就感。

多学科协作 创造生命奇迹

在急诊科,时间就是生命。“比如,一位脑出血患者被紧急送到急诊科时,我们会迅速启动评估流程,同时联系神经科和脑血管科的专家进行会诊。在多学科的紧密合作下,病人很快被送进了手术室,24小时内病情就有了显著的好转。”这样的案例在急诊科并不少见,每一次成功救治背后,都离不开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

急诊科医生的工作强度极大,在抢救室里,他们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面对病情危重的病人,需要迅速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这不仅要求医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更要有快速反应能力。

为了缓解高强度工作带来的压力,科室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同事之间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同时,大家也会在业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放松身心,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

对于新一代急诊医生,张红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急诊科的工作对身体和心理素质都有很高的要求。新一代医生不仅要身体好、理论知识扎实,还要具备高情商和共情能力,这样才能在救治病人的同时,给予他们心灵上的安慰。”

普及知识 筑牢健康防线

“其实,很多意外伤害和突发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张红向记者介绍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实用的急救知识,如注意煤气使用安全,及时处理切割伤和烧烫伤,正确保存离断肢体,以及学会处理老年人和小孩的窒息急救等。“这些知识看似简单,但在关键时刻却能挽救生命。”张红说。

在急诊科,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是生命的守护者,他们用自己的专业和爱心,为患者撑起了一片希望的天空。尽管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他们依然坚守在岗位上,用行动诠释着“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

来源:中国甘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