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珍味文庆鲤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5 10:09:00    

1945年《越华报》的广告,内有经销商以文庆鲤特制菜谱相招徕:“烹调法随鱼奉上。”资料图片

●刘昱林

宣统《高要县志》极力表彰肇庆鲤鱼,反复宣示:“大湾之白溪、麦塘鲤鱼尤有名,银鳞软骨,其肥美诚绝无仅有。沙浦之文㞧㙟鲤鱼之肥美,亦与白溪、麦塘等。”“金鼓鲤,鳞有细点,成金星,两边皆有金线纹一道,至尾成太极晕,味清而甘旨,产长利青云寺前溪间,然不恒有。水涨时,渔人得之,莫不高价争购。”“有一种水藻曰麻茨子,色黑,形如马蹄而小,鲤鱼喜食之。至秋末,腹脊多脂,味甘美异常。一区之上榄,三区之麦塘、白溪,六区之文㞧㙟为最著名。文㞧㙟之鲤,两边皆有金线三道,输售于羊城尤多。”

方志浓墨重彩,食肆更是传奇。略引几则报刊文章以及南海十三郎的回忆等,即知肇庆鲤鱼当年是何等风光,今日或可风光再现。《广州民国日报》1930年10月18日文章《肇鲤上市沽好》说:“肇庆市上,每届三秋之期,例有所谓文郎鲤应市。此项鲤鱼,以三区白溪麦塘为美,盖其味甜肉鲜骨软。今年市价稍昂,然市民亦争购买云。”

后有项公《续谈肇庆鲤》(《国华报》1935年9月27日)更形翔实:“同文某君,尝撰麦溪鲤一文,所云麦溪鲤,许为肇城特产。诚然。麦溪肥鲤,足与文庆塱所产比美。年前某军长,尝斥资购麦溪鲤十余担,分馈旅省诸袍泽,得其分惠者,咸大加赞许,足见其味之佳。而余则以为肇城鲤鱼,佳者甚多,其生产地点,固不限于二处,文庆塱、麦溪而外,尚有上杭、白溪,不过塘址不广,产量不多,未能运销异地,故名不彰耳。查白溪塘址,接近麦溪。麦溪土名麦塘,在肇城附近大湾乡,所产肥鲤,其销售于肇城者,实与白溪同享盛名。上杭产者名亦著。该塘距肇城仅一二里,渔人随取随卖,食味尤见鲜美。四地所产,售价均昂,无所轩轾。”

广州的著名酒家,为此大作肇庆鲤鱼的广告,以为招徕之具:“肇庆文庆塱鲤鱼,精妍(研)食谱者,莫不谓其远胜黄河所产者万万,缘该鲤能鲜腴脱俗,谊能滋阴固肾。由于以茨实为饲料,第茨实一物,亦以肇庆所产甲天下。本酒家等特派专员往肇,向塘主取得专运售权,兹已将正式赶大帮运抵广州。为饫此邦人士口福起见,除由名厨加意烹调上簋饗客外,并设兼零沽处,好尝奇味者,盍兴乎来。烹调处:长堤大三元、西关文园酒家;兼零沽处:长堤新广州、十八甫华园酒家。”(《肇庆名产运到广州,文庆塱鲤鱼滋养料丰富》,《国华报》1936年11月月2日)

抗战胜利后,广州餐饮业迅速复苏,文庆鲤更是大量运销广州,报章称其为“名闻百粤之鱼王”,经销商还以特制菜谱相招徕:“烹调法随鱼奉上。”(《越华报》1945年11月9日广告)

相关报道和文章,到民国末年,还在继续跟进:“肇庆鲤鱼以肥美出名,一条鲤鱼大的有二三斤,其中以文庆鲤和白溪鲤为最着。他们各有一个鱼塘,将上好的鱼种放进,并给以食料加以饲养。食法以清蒸,或配以红豆炖汤,尤以清蒸最为美味。那些鲤鱼油香滑可口,广州所产的鲤鱼远不及他。”(心宜《谈肇庆特产》,《国华报》1949年12月20日)《粤菜烹调法》在上海连载,也特别介绍了“炖文庆鲤”一馔:“炖文庆鲤——鲤鱼能补血,粤省肇庆所产的缩膊(脖)文庆鲤为最佳。其次则为长身海鲤公,它的鳃与鳞也有一种爽口的风味,故也有不加除去而一同煮食者。炖文庆鲤之法,先将鲤开肚去脏,留其血液,下油镬煎透,配料用赤小豆及红枣数个、头菜一小扎、生姜二片,加水同蒸至烂熟,食时再加生豉油、麻油,或不用赤小豆而改用浸透甜腐竹同炖,也别有一种风味。”(吴慧贞《粤菜烹调法》,《家》1947年11月号第22期)可见肇庆鲤鱼,终民国之世,皆大受欢迎。

连南海十三郎都说,肇庆鲤鱼,乃是他们太史府上之珍:“至菊花鲈鱼羹、杏汁炖白肺、红炆文庆鲤鱼,均列入太史食谱,尽皆佳肴精品也。”(南海十三郎《佳肴出自名厨手,食谱咸传太史家》,香港《工商晚报》1964年5月27日)如此文庆鲤馔,最堪为粤菜经典之一;锦江饭店作为中国第一家国宾馆,首任行政总厨乃顺德大良人萧良初,他们所编《广东菜点选编》有一道“赤豆煲文庆鲤”,适成文庆鲤馔堪为粤菜经典的佐证:“原料:文庆鲤一条(约二斤),烧腩三两,赤豆三两,红枣六只,水发冬菇五钱。调料:陈皮四分,料酒一两……锅内鱼汤加入酱油、麻油、味精、盐、胡椒粉,待烧开后用水淀粉扎薄芡,起锅淋在鱼上即成。”

只是随时代演进,肇庆鲤鱼一度产量稀少。20世纪80年代,每年还能生产10多吨,如今则更少了:“……望塘养鱼以高要县沙浦区文庆塱养殖的‘文庆鲤’最为名贵。这个塱塘有3000多亩,锅底形,塘底生长有大量野马蹄(荸荠),加上浸入塘内的部分红米,为鲤鱼提供了丰富的营养食品。鲤鱼春放秋收,每亩放养3—5寸鱼苗一二百尾,经五六个月饲养,一般体重500—700克,最大1000多克,且骨软鳞脆,其含脂率高达40%以上,清蒸颇具特殊风味,是当地名特产。50年代,文庆鲤最高产量为20多吨,但到了80年代已下降为10多吨,产品供不应求。”(赖水涵主编《广东省志·水产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当然,随着养殖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庆鲤的供应也在逐步丰富,鼎湖不少餐馆的菜单上,我们都很容易见着“油盐蒸文庆鲤”,可谓昔日太史名菜,今日寻常食单了。但在广州,仍属高档餐馆比如兴悦酒家、花城苑、一记酒家等的高档菜肴,大有复兴昔日“输售于羊城尤多”盛况的迹象,也可谓粤菜经典重出江湖。

(作者系广东青年文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