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28 04:51:05
近期疫情有所反复,我国多省有确诊病例,大家要做好疫情防控不松懈。
原料:黄芪15克,赤灵芝15克,大枣15克。
做法:上药加水煎煮30分钟后饮服,可反复煎泡代茶饮用。
功效:补气强身,扶正御邪,提高免疫力。适用于气虚体弱,气短自汗,脾虚泄泻,食欲不振,反复感冒等症者。原料:黄芪10克,白术、防风各6克。
做法:上药洗净,加水煮开,闷泡15分钟即可,代茶饮。
原料:五指毛桃30~50克,南北杏各15克,猪脊骨500克。
做法:五指毛桃、南北杏洗净,用清水浸半小时;猪脊骨洗净,切块。把全部材料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小火煲1~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五指毛桃有“南方北芪”之称,可健脾益气、祛湿化痰、舒筋活络、提高免疫力和强身健体,加杏仁可增强理气化痰止咳的功用;用于平时保健,脾气虚,初起咳嗽有痰,免疫力低者。原料:紫苏叶10~15克,玫瑰花10~15克。
做法:上药洗净,冲入开水,闷泡15分钟即可。代茶饮。
功效: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辟晦止呕,疏肝理气。尤其适用于初感风寒、胃脘不适、胸闷不适、情志不舒者。原料:党参10克,山药20克,大米(或小米)100克,陈皮5克。
做法:党参、山药洗净切小丁,大米洗净,加入适量水同煮,煮开后10分钟,加入洗净切碎的陈皮,再煮15分钟左右即可。
功效:健脾益气,提高免疫力,强身健体,可用于脾气虚、痰湿重,食欲不振,免疫力低者。取穴:大椎、足三里。
方解:大椎位于在后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为督脉俞穴,督脉为“阳脉之海”,可抵御邪气、疏散表邪,解肌清热;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嵴外1横指处,常灸足三里,可健脾益胃,促进消化吸收,强壮身体,增强抵抗力。
方法:施艾条回旋灸法,每穴施灸15~20分钟,每日灸1~2次,灸至皮肤红晕或呈鲜红色为度;亦可施艾条雀啄灸或温和灸,方法同上;或施温灸盒灸,每次施灸20~30分钟,每日治疗1次。药物组成:檀香10克、香薷10克、白芷10克、丁香5克、合欢花15克、玫瑰花15克、紫苏叶10克、琥珀粉2克、薰衣草10克。
制法:粉碎成粗末,装香囊袋,放床头,1周换1次。
功效:芳香辟秽、安神助眠。